无忧美文

无忧美文

母关于母亲节的诗句(关于母亲节的诗句古诗) 诗歌

关于母亲节的诗句

一、《游子吟》

作者:【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母关于母亲节的诗句(关于母亲节的诗句古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母关于母亲节的诗句(关于母亲节的诗句古诗)

二、《十五》又名《将母》

作者:【宋代】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译文:带着母亲来到了邗沟(江苏),但家还在白紵(马鞍山当涂)。母亲在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叫声,想到离家的儿子,南北相隔万里却有亲情的挂念。

三、《西上辞母坟》

作者:【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译文:高盖山(位于福州市永泰县大洋镇棋杆村)头映射在落日余晖下,黄昏时我一个人在林里默默的站着。只有几只鸟儿归宿窝巢。在母亲坟墓前祭奠几滴白酒,止不住泪水流了下来。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叮嘱:早早回家的声音。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词

1、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春坊正字剑子歌》

2、白头*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谁氏子》

3、*与子别,呼天野草间。——《豫章行》

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5、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燕诗示刘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7、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别*》

8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画地学书》

9、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10、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小雅·蓼莪》

11、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瑶池》

12、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劝孝歌》

13、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十五》

14、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上孙使君》

15、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燕诗示刘叟》

16、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燕诗示刘叟》

17、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18、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劝孝歌》

19、无父何?无母何恃?——《小雅·蓼莪》

2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小雅·蓼莪》

21、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王安石《十五》

22、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别*》

23、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24、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2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26、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岁暮到家》

27、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燕诗示刘叟》

28、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思母》

29、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30、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

31、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32、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33、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燕诗示刘叟》

34、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怨词》

35、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古从军》

36、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母别子》

37、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渡辽水》

38、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39、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送母回乡》

40、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岁暮到家》

41、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2、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思母》

43、霜陨芦花泪湿衣。——舆恭《思母》

4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45、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46、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岁暮到家》

47、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岁暮到家》

48、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示添丁》

49、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50、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燕诗示刘叟》

关于歌诵母亲节的诗句

1、《墨萱图》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萱草生在*亲的高堂前,颜色鲜艳而美好。对着这幅墨萱图时,杯中常有残余的酒,背着它时还能怎么说呢?作为子女的孝顺心存在,并不在于你富贵与贫贱。昨天夜里下了寒霜,今晨看到的是江水空濛,可叹人的年岁老了呀!漂泊在外的我没能回家,这种感慨之心情就像被棍棒锤砸一样难受啊。

2、别*(清 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3、岁末到家(清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有什么

关于母亲节的诗有如下三首:

1、《别*》,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3、《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扩展资料:

中华母亲节选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因为这一天仉氏才成为孟母。把孟子的生日定为以孟母为形象代表的母亲节,意味着在庆祝自己生日时应感激母恩、感谢母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于母爱的诗句

母亲节的古诗

游子吟 开放分类: 文学、古诗 唐乐府·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1、游子:出门远游的人。2、意恐:担心。

3、寸草:比喻非常微小。4、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5、吟:说6、归:回来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儿子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作者】:孟郊 (751~814) 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

早年生活贫困,曾漫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屡试不第。46岁始登进士第,贞元十七年(801)始作溧阳尉。

元和初年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4岁时贫病而死。

孟郊一生潦倒,仕途失意,他*格孤直,不肯逐于流俗。他在《赠郑大了鲂》中写道:“天地人胸臆,吁嗟生风雷。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充分表现出他的创作思想。

他的诗以五言古体见长,不蹈袭陈言,不滥用典故辞藻,擅长白描手法而又不显浅薄平庸,一扫大历以来的靡弱诗风。其代表作如反映时代现实的《征妇怨》、《感怀》、《伤春》等;表现人民疾苦的《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表现人伦之情、骨肉之爱的《游子吟》、《杏殇》等;描绘自然景色的《与王十二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等。

虽然角度不同,却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郊诗的特色。历代诗坛对孟郊的作品褒贬不一。

孟诗多苦语,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因此后世论者把他们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孟郊诗为“元和体”一种,唐人李肇《唐国史补》有“学矫激于孟郊”说。

宋代江西诗派瘦硬生新的风格,也受其影响。宋人宋敏求编录《孟东野诗集》,10卷,存诗511首,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本。

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评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

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

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时此刻,*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燕诗示刘叟》选

白居易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十五》

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思母》

舆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忆母》

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12首关于母亲的古诗词

这样的古诗有很多

1、《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2、《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于母亲的诗句有,关于母亲的

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唐代 孟郊《游子吟》

诗人经常出差远行,他用了最普通的一幕描写了母亲的伟大,能够和绝大多数读者引起共鸣,有一种内心震撼效果。

二、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宋代 与恭《思母》

这是一位僧人怀念母亲的诗词,大致意思就是母亲在冬天的时候走了,再也没有人守在门口等儿子归来,遥想去年五月梅雨时节的时候还曾用微薄的收入给*亲买了点米。

三、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人人都说生男生女是一件好事,却不知道男孩女孩更加催人老去。

四、可怜我的父亲和母亲,抚养我大实在是太辛劳!表达了对父母的怜惜和痛惜。

五、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之心是没有穷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及时归来。

六、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

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不由泪下不仃,眼泪也流干了。

有哪些关于母亲的诗句古诗

关于母亲的诗句古诗如下:

1.步虚 [唐] 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2.《送母回乡》 【唐代】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